close


 

 

 

 

 陶晶瑩新書《我愛故我在》寫著:




一切以自己為名



    許多流行的議題都強調要找自己、做自己、愛自己。問題是,什麼是自己?

     自己,是完完全全地只指一個人的自我,或是出生後所有關係連結下的自己?

 

     我的意思是,人並不是只有單純的一種身分;你是父母的孩子、你是朋友的朋友、
     你是同事的同事、同袍的同袍、同學的同學……

 

      所以,到底該用多大的範圍去定義「自己」?

      人因為有這麼多關係而豐富,也因這麼多的關係而壓力倍增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你不想讓愛你的人不開心,所以多做了一些「自己」過去不會做的事,
      難道,這樣就不叫做自己了嗎?

      在你的愛人面前,「愛人」這個身分便是你自己,一個因為這段關係而多出來的新的身分,
      新的「自己」。

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面對師長
面對同儕
面對家人
面對自己喜愛的人
面對陌生人
這麼多的面孔
這麼多的角色

要怎麼知道
在哪個時刻才是真正的自己?


人因複雜
而學會偽裝


明白這樣
才是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。

在團體生活中
有比較
有競爭
要活出自己
好困難
要如何免疫外人對自己的看法?
要如何不去在乎輿論的壓力?


「要多做自己」
  還是
「自我為中心」


要為他人而活
還是活出自我

其實只有一線之隔。


要如何去分辨
要如何去避免?



我們老師曾說過:

「自私的愛使人脆弱
 無私的愛使人堅強」


做自己的同時
是被歸類成前者還是後者?


隨著年紀的增長
不同的自己
不同的角色
會日漸增多
是要接受還是困在死胡同裡?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ernal1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